言情小说笔趣阁 > 难忘 亲情爱情友情 > 第四章 老槐树

第四章 老槐树


第四章  老槐树

        尹媛告别未来的公婆与众位乡邻,和韩梅一道骑自行车返厂。那棵站在大街上的老槐树,要有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,中间虽然有个大大的空洞,但它还是那样枝叶茂盛,充满了活力。这棵老槐树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二人骑着单车并肩而行,边返厂边开心地聊着天:

        “韩哥,二位老人在村里一定很有威信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韩梅故意笑着反问到:

        “何以见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看来送我们的人那么多,不就说明二位老人的人缘很好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尹媛,你说得不错。人与人交往,你敬人一尺,人就敬你一丈。在村里,二位老人是最讲文明道德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韩哥,大街上那棵老槐树一定有好多好多故事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尹媛睁着一双美丽会说话的丹凤眼望着韩梅,韩梅一听就笑了:

        “尹媛,在那棵老槐树下,世世代代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说出来让我听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二人放慢骑车的速度,开始边走边细聊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洼下村是个东西走向的村庄,东西街道是个主要街道,有三里多长。这棵有名的老槐树,就站在大街北边,和南面进村的街道形成丁字路口。它就站在这个丁字路口的东北角。它就象个交警指挥着进出村的车辆行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棵老槐树的树洞有一人多高,从我记事起,我和小伙伴们就常在里面做游戏、玩耍,四个小朋友坐在里面打朴克都很宽敞。大槐树伸出的大胳膊,比房屋的大梁还要粗。这棵老槐树足有上千年的历史,从树身到树杆好多地方中间都是空的,它仍然是枝叶茂盛,郁郁葱葱。它为大街撑起一把巨型大伞,那粗大的胳膊,就是伞的骨架。一代又一代的孩童,就是在这把大伞下玩耍,成长成家,爷爷的爷爷,父亲的父亲们都是这棵老槐树看着长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老槐树,全村共有五棵。这一棵年龄最大,它站在最引人注目的街头。目睹着一代人又一代人出生成长。其它几棵,都躲在农家小院,没有见过大世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看到大槐树,我就想起儿时最要好的三个小伙伴。两个好兄弟野猫和山鹰,一个异姓小妹妹桃花。桃花姑娘只所以能和我们玩儿在一起,是因为我们的父辈,虽然没有血缘关系,却是非常知己的生死之交。我们四个人都同岁,我的生日最大。桃花的生日最小。野猫比山鹰大十天。我们不光是玩儿在一起,而且是同一天走进学校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洼下村偏远落后,没有电,交通和消息都很闭塞,人们的生活很单调。每逢月光明的夜晚,我们就在老槐树下捉迷藏。有我们四个人在一起,会招来更多的小朋友。有桃花在,许多女孩也加入我们玩儿的行列。

        月黑头天,我们不乱跑,却是坐在老槐树下,鹦鹉学舌般地讲故事。各自把在别处听来的趣闻,在这里贩卖。这里就是我们发表言讲的大会场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最难忘那个《司马光砸缸》的故事。在老槐树下,我们不是讲,而是横挑鼻子竖挑眼,对这个千古故事进行评头论足。

        先是野猫引出了话题: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个什么光砸缸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司马光砸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山鹰马上接了话茬儿。

        野猫接着说到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觉得那个故事有很多虚假的地方。司马光和我们差不多大小吧?他能把水缸砸坏?我觉得不可能。我拿起砖头砸了砸我家的水缸,想砸坏?根本就没门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山鹰也接着说到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觉得那个故事编得有好多解释不通的问题。就说那个水缸吧,水少了,它根本淹不死人。水多了,把人漂了上来,你伸手就抓住缸的边沿,稍一用力就爬出来了,况且,旁边还有许多小朋友接着你,这种救人的方法不是更快更好更安全吗?司马光为什么偏偏要去先砸坏缸,放完水再去救人?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――多费一道手绪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小朋友们一阵大笑。

        忽然,有个大人插话了:

        “小朋友们,我来给你们解释解释《司马光砸缸》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声音,大家都知道,这是本村的王老师。王老师不光在村民中口碑好,在师生中的口碑也很好。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。一代又一代的学生,对王老师象对待父辈那样尊重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这些小朋友在闲聊中提出的问题,让从这里路过的王老师很感慨。他感觉到《司马光砸缸》的故事家喻户晓,也必须有他的合理性,才能让孩子们信服。否则就失去说服力,也就成了纸上谈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朋友们,司马光砸得那个缸,和咱们家的水缸不一样。咱们家的水缸是生活用品,非常结实。你们就是用锤头砸,想砸坏也要费好大的力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司马光砸得那个缸,属于工艺品、观赏品,没有我们家的水缸结实。司马光砸的那个缸,形状和我们家用的水缸也不一样。它是个大圆肚子,又特别高。如果装上半缸水,水能把缸里的人淹死,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却抓不到缸的口和边沿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王老师认为,这一下可以把小朋友所提的问题都解答了。没想到,我们这些孩子,听了王老师的解释,又提出了新得问题:

        “王老师,那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的?你说那个缸那么大、那么高,没有梯子,能爬到缸边上去玩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王老师,那么大的缸,给人家砸坏了,要不要赔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老师一听,急忙再进一步进行解释: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是司马光自家的缸。这件事就发生在司马光家的后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又有个小朋友很担心地说到:

        “水缸那么大,一定很值钱。他爸知道后,司马光一定要狠狠地挨一顿揍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要是别人家的缸,他敢不敢砸?砸坏了赔不赔?”

        又有小朋友这样插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孩子毫无顾及,随心所欲的又提出新的问题,让这位富有教学经验的王老师,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。

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17/17304/1057237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