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笔趣阁 > 流年照锦 > 第49章 四九

第49章 四九


六月中旬,李祯自黎州传来书信向陛下请安,信中谈到黎州如今虽百废待兴,但钱粮人力一概不缺,一切都即将步入正轨,遥拜圣躬安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姜照大喜,免黎州三年赋税,亲自撰文广发,歌颂天下百姓对黎州大义,并且御笔亲题了几块匾额,浩浩荡荡地送往各地,赐予为黎州捐赠最多的几家豪绅大户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时之间,皇帝圣名远扬,四方来贺,又给姜照送了一批好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高盛安捋着礼单念到气喘,偷偷看了一眼姜照,见她侧身倚在榻上,左手握书,右手端茶,眉眼之间尽是惬意,满脸写着心情很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读完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察觉到没了声音,姜照抬起眼,懒懒看向高盛安。

        高盛安忙道:“回陛下,还没读完,奴才只是喘口气儿,马上继续读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笑了一下,气定神闲道:“算了,让人直接登记在册吧,把东西都送进朕的私库,待朕有了闲时,再去一一清点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奴才遵旨。”高盛安喜不自胜,连忙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姜照又道:“你到时候盯着点儿,挑几个精致的小玩意儿送给锦娘,再为朕备一份贺礼,等到韩宣成亲的时候,你亲自代朕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奴才遵旨。”高盛安又应了一声,慢半拍反应过来,惊讶问道:“韩学士要成亲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点点头,道:“大约是快了,他毕竟也年纪不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盛安面露猜疑,欲言又止,凑近到姜照身边,小心地问:“不会是被陛下逼的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面色微凝,抬起握书的那只手指向门口,一言不发地盯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奴才多嘴了。”高盛安忙伸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,讨好地笑道:“陛下心胸宽广,大人有大量,必然做不出逼迫臣子的事儿,是奴才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又说了许多好话,奈何姜照心硬如铁,没有丝毫回心转意,最后还是元祥匆匆进来,跪地给姜照磕了个头,才让姜照转移了注意,没执意把高盛安赶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元祥把手里的信件举到陛下面前,恭谨道:“陛下,事情办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面色一正,将手中的书卷和茶杯都放在了一边,坐直了身子接过信件,打开仔细阅毕,吩咐道:“此事暂时不要告诉锦娘,待朕安排好一切,自会让他们相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祥叩首道:“奴才明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次日朝会,二位自黎州返京的钦差殿上述职,百官皆以为黎州事毕,赞颂陛下反应及时,安排妥当,称她为千古明君,奉承不断。

        姜照高坐在龙椅之上,面上并无喜色,垂眸看着殿上诸臣,忽而冷冷一笑道:“你们说完了吗?说完了就闭嘴,正好朕也有些话要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群臣寂然肃立,聆听圣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云阳府巡案赵之杰,面对黎州天灾,反应迟缓,毫无作为。每年征收赋税,朝廷收其七,有三分自留本府,据朕所知,云阳十余年未有天灾人祸,可赵之杰给朕掏的粮食,甚至还不如一个富绅捐赠的多,那这十余年攒在府衙的粮食去了哪里?是被老鼠吃了,还是被河水泡了,他一共给朕发了四封请罪书,却没有一封是解释缘由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伸出手,立在一侧的高盛安忙捧出几本奏章送到她面前,姜照伸手抓了,用力抛到陛阶之下,笑问道:“众位卿家觉得,这是否合理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合理吗?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不合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众人都知赵之杰是赵家的人,赵恒则正在前头站着,谁敢当这个不讨好的出头鸟,于是对于姜照的问题,竟无人敢答,只有几个心思活泛的偷摸抬头看向赵恒则,其余人皆低眉顺眼看足尖,闭口不言,大气儿也不敢喘。

        姜照坐在上头,把他们的表情看得明明白白,意味深长道:“朕的问题很难吗?让这满朝文武,国之重臣,竟无一人能回答?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的目光落在了赵恒则身上,见他亦是神情肃穆,低眉不语,好似那云阳府巡案赵之杰和他半分关系都没有似的,让姜照忍不住感叹他还真是沉得住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没话说,一会儿也不用说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靠在龙椅扶手上,一边把玩着腰间挂着的香囊,一边吩咐道:“即日起,免去赵之杰云阳府巡案的职务,押解回京问罪。大理寺卿邱文赫调任云阳府,暂代巡案一职,少卿唐近山升任正卿,刑部侍郎向勤,调任御史台监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抬眼扫过方才提到的几位大臣,问道:“以上人等,可有异议?”

        被提到的三个人,邱文赫和唐近山都是官升一品,向勤虽然从品级上来说是平调,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和升任无二,三人自然都无异议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叩首领命谢恩,再看赵恒则,虽然眉头深锁,到底未置一言。

        姜照还特意问他:“依左相看来,朕的安排可有不妥?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恒则扯了下嘴角,皮笑肉不笑,冲她拱手道:“陛下圣明,并无不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又问:“赵之杰是赵相的侄子吧?他一直在外任命,朕还没见过,就给他定了个大罪,实在是国有国法,还望赵相不要因此与朕生隙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说笑了。”赵恒则道:“他先是大孟子民,才是老臣的侄儿,位居一府巡案而愧对百姓,更愧对陛下,是他的错,他必然要承担,老臣不敢有任何怨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照闻言,回了他一个虚情假意的笑,赞赏道:“赵相真是明事理,百官当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右相秦端突然转过身来,手持笏板对赵恒则作了个揖,“左相明辨是非,又能大义灭亲,确实是百官学习之楷模,我等当自勉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赵恒则受群臣赞颂,还只能强撑笑意自谦,表情难看的像吃了一只苍蝇。

        下了朝,姜照心情大好,回寝宫换过衣服后,难得想着要给自己放个假,就没有再去御书房处理政事,而是要去清元殿看望小郡主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清元殿内,谢锦正带着姜晗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,虽郡主年幼,总是一知半解的模样,但好在她并不厌倦于此,反而满眼写着好奇,让谢锦还挺有成就感。

        认了几个字,谢锦突发奇想,在纸上写下一个“晗”字,指着对郡主说:“这是郡主的名字,念作晗,意为天将大明,是很有希望的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晗也不知道听没听懂,抬着小脑袋看她,跟着张了两下嘴巴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锦耐心十足,一点点教她发音,指了指那个字,又指了指小郡主本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姜晗,你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晗本人嘟了嘟嘴巴,把写着她名字的那张纸推去了一边,小手握住谢锦一根指头,似乎是在纠正什么,吭声吭气道:“阿……圆……阿圆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谢锦试探问道:“郡主在说自己的名字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姜晗好像听懂了,点了点小脑袋,呲着小米粒牙齿笑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小郡主封号安乐,大名姜晗,至于这个不知道是阿圆还是阿媛的名字,大概是康王夫妇给取得小名儿,她在家里听多了,就知道是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小孩儿机灵的讨喜,谢锦忍不住捏了捏她的总角,附和道:“知道了,阿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见小郡主胖乎乎的,肤色又生的白,确实挺像个圆润可爱的糯米团子,虽然不知康王是如何想,就先认下了这个“圆”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姜晗听见自己的乳名,显然比听见大名兴奋得多,凑过去和谢锦贴了贴脸颊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锦被她逗笑了,见嬷嬷端了一碗小孩儿吃的乳酪来,就暂停教学,放这个乖觉听话又会哄人开心的小孩子去吃乳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哄孩子确实也挺费心力,趁着姜晗吃东西,谢锦就起身往院里走动解乏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元殿除了几个嬷嬷,还有许多太监宫女,谢锦自接下清元殿内司才人的差事,并未因姜晗年幼而怠慢半分,反而更加用心,日日待的时间都不短,和清元殿的宫人们都混了个脸熟,尤其是近身伺候姜晗的几个嬷嬷宫女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在院内走了几步,有个面熟的宫女近身来,对她耳语几句,要借一步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宫女并不在姜晗近前,谢锦对她也仅限于面熟,连名字也叫不出来,正在犹疑之时,宫女从袖中摸出半块手帕给她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锦面色一冷,认出那是她当初绣给袁启的东西,也是被她亲手裂成了两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认错人了,我并不认得这样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锦礼貌颔首,就要举步离开,却被宫女扯住了衣袖。

        宫女收了好处,自然不会轻易放谢锦离开,强行把半块手帕塞进了她掌心,低声劝道:“谢大人,此事不可张扬,您还是去见一面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锦险些气笑了,冷冷道:“你让我去见谁?我又凭什么去见他?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宫女强词夺理道:“奴婢只是负责传话而已,对你们之间的纠葛并不清楚,宫里人多口杂,此事还需尽快了解,您还是不要让奴婢难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既然知道人多口杂,就不该替谁来传这个话。”谢锦表情冷淡,挣开了宫女的束缚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欲把手帕还回去,宫女却推辞不接,把双手避到身后,见左右无人,便迅速道:“那人说在上次碰面的地方等你相见最后一面,反正东西和话奴婢都带到了,其余的我什么都不知道,究竟去与不去,全凭谢大人做主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这话,宫女就匆匆离去,不再给谢锦说半个字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锦望着宫女逃开的背影,握紧了掌心那半块手帕,站在原地半晌,神情难辨,最终还是进殿和嬷嬷说了一声,出了清元殿去赴约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倒不是对袁启还有情谊,更不是要给他什么希望,只是袁启之心不死,她总觉得后患无穷,索性如他所言,再去相见最后一面,和他把什么都说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所思不断,步履匆匆,谢锦没有注意到,身后远远跟上了一个人。


  (https://www.yqxsge.cc/html/54291/54291712/6948858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qxs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yqxsge.cc